譯自:2024年10月27日 Gold price surging to new record highs calling into question role of the dollar
黃金價格持續飆升,上周創下每盎司超過2,700美元的歷史新高,過去一年已上漲40%,令人質疑,此事之於以美元為基礎的國際貨幣體系的未來,影響為何。
美元作為全球貨幣的角色,賦予美國「逾分特權」,因為它允許政府以其他任何國家都無法倣效的方式舉債。
川普近來指出美元主導地位的重要性,他表示,失去美元主導地位,等同於輸掉一場戰爭。民主黨也有相同觀點。
知名金融分析師和評論者埃爾埃里安(Mohammed El-Erian)上週在《金融時報》所發表的評論指出,除市場波動和當前的地緣政治問題之外,還有更深層的力量發揮作用。
他寫道:「黃金價格在過去一年發生某些怪異之事。」他寫道:「黃金價格屢創新高,似乎與利率、通貨膨脹及美元等傳統歷史影響因素脫鉤。此外,金價持續上漲與關鍵地緣政治局勢的波動,形成鮮明對照。」
埃爾埃里安指出,某些因素解釋過去一年黃金價格持續上漲。
這類因素包括:資產價格普遍上漲;中央銀行增加黃金購買量;對美國管理全球秩序失去信心;美國以關稅為武器,並逐步放棄以規則為基礎的合作體系,以及在烏克蘭戰爭開始之時,由於俄羅斯遭逐出全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國際支付系統,各國遂開始尋找美元以外的支付系統
上周在俄羅斯喀山(Kazan)舉行的為期三天的金磚五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高峰會上,約36個國家的代表出席會議,尋找替代支付系統成為會議的重要議程。不論是意外,或有意,金磚五國高峰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世界銀行在華盛頓所舉行的會議,同時發生。
金磚國家會議的出席程度,反映出許多國家憂慮,美國及其歐洲盟友凍結俄羅斯的美元資產,此舉可能會用來對付任何與歐美交惡的國家。
此次高峰會支持「在金磚國家及其貿易夥伴之間的金融交易,使用當地貨幣」,並決定「研究建立獨立的跨境結算和存管基礎建設的可行性,即金磚清算」。
此項提議能走多遠,仍有待觀察。相關國家之間意見分歧,但事實上,討論以美元為基礎的系統之替代方案,卻極為重要。
金融界已意識到這項轉變。上週四(2024年10月24日),全球銀行滙豐的香港分行在北京的一項會議,宣佈「正式加入」中國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the 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該行中國區業務聯席總裁廖宜建(David Liao)表示,美元的主導地位正遭「淡化」。
在評論擺脫美元的企圖時,埃爾埃里安正確地指出,「未有其他貨幣或支付系統,足以並且願意取代美元在系統中的核心地位。」
「然而建立越來越多的小型管道,係以此事為核心,而且越來越多的國家感到興趣,並且越發參與其中。」
在此背景,黃金價格所發生的變化,不僅僅是傳統經濟與金融影響方面的不尋常現象。它體現一種「更普篇的現象正在形成俗世動力」。
埃爾埃里安身為當前金融與政治秩序的捍衛者,這是他所關注的核心問題,他表示,西方政府應該更加關切此一問題。
「由於問題盤根錯節,這有可能實質上分裂全球體系,削弱美元和美國金融體系的影響力。這會影響美國提供資訊和左右結果的能力,並破壞美國國家安全。」
黃金價格飆升有更深層的意義,它超越美國作為主導帝國主義強權的地位,這個問題具有決定性。
這是全球資本主義整個貨幣和價值體系興起危機的初步表現,唯有置於歷史脈絡,方能理解。
在1944年的布列敦森林會議,勝利在望的帝國主義強權的領袖齊聚一堂,共同塑造新的國際貨幣體系,他們清楚地認知,如果再次回到1930年代的混亂局面,問題形於關稅、貨幣集團,以及缺乏國際支付體系,將會造成危機,並由工人階級復興引發社會革命。
布列敦森林會議80週年時,媒體評論讚譽該會議為全球合作典範,面對當前持續加劇的經濟和政治危機,應該回歸全球合作。
實情卻非如此。美國利用自身強大的經濟實力,建立一個以美元為基礎的國際貨幣體系。美國拒絕英國首席談判官凱因斯所提的建立國際貨幣bancor的建議。一如美國為自身利益而戰,凱因斯所議之事的目的在於,捍衛衰落的大英帝國地位,並遏制美國的主導地位。
美國以雷霆萬鈞的經濟實力確保自身的勝利,但與此同時,美國也不得不讓步,承諾他國所持的美元,可用35美元的價格,兌換成一盎司黃金,成為最終的價值儲存手段。
然而,布列敦森林體系卻植基於一項極度矛盾。美元成為國際貨幣,為確保充分的流動性,美元必須從美國流出。
此外,為防止世界經濟,尤其是美國,重新陷入蕭條,以及由此所生的革命動盪,戰敗的帝國主義強國必須復甦。這就是1947年美國馬歇爾計畫的基礎,美國藉此重建西歐飽受戰禍的經濟。
新體系僅僅運作1/4個世紀。
當美國的貿易收支,由於對手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加劇,而變為負值時,新體系遂瓦解,而正是美國組織這些競爭對手的復興。美國的黃金持有量遠遠落後世界其他地方所流通的美元。這使得尼克森總統在1971年8月15日決定取消以黃金支持美元。
美元繼續成為全球貨幣,然而美元現今成為法定貨幣的運作,並非以黃金作為其價值儲備,而是以美國國家權力為其後盾。
由此所產生的理論問題則是,此一貨幣的本質為何?以及這種系統的存續可否天長地久?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學通常忽視這些問題,只要該系統繼續運作,貨幣僅只是技術工具。
馬克思於其巨著《資本論》的開頭幾章,已然駁斥這種觀念。他在著作解釋道,貨幣並非一項莫名其妙的發明,而是商品生產制度的客觀產物,資本主義制度係以市場生產為基礎。
在社會生產體系中,資本主義是它最為發展的形式,每項商品的價值係取決於,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之量。而此一商品價值必須以另一種商品,即貨幣商品的形式找到獨立的物質表達,由於歷史原因與其物理特性,貨幣商品就是黃金。
在布列敦森林體系崩潰之後,各類的馬克思批評者,包括某些自命為馬克思主義者堅稱,貨幣體係以法定貨幣與信用為基礎,持續運作,毋須黃金,此事已然駁倒馬克思的分析。
他們甚至考量這種紙幣所代表的價值問題,此一紙幣是由印刷機,或在現今條件是由按下電腦按鈕所創造,這種說法係為循環論證形式。
美元是一種價值儲存,也是金融體系的基礎,因為人們追求美元,正是為進行貿易和其他交易,而追求美元,又是為實現美元具有價值儲存的功能。
馬克思的分析並未止於《資本論》的開頭幾章。其後,他解釋道,信用同樣是財富的一種社會形式,可以取代黃金,並且篡奪其地位。正是「由於對生產社會性質的信任,產品的貨幣形式(即產品的價值表達於黃金)才表現為某種轉瞬即逝、觀念的東西,表現為單純想象的東西。」(出處:Marx, Capital Volume 3, Penguin, 707-708)
毫無疑問,這種篡奪所持續的時期,遠遠超過馬克思的預期。
金融體系的風暴愈演愈烈,尤其是自2008年危機以來,顯示資本主義生產模式,及其貨幣體系的根本矛盾,正在浮現。
黃金價格的上漲顯示,以一國的經濟和金融力量為基礎的法定貨幣,不可能無限期地繼續成為世界貨幣。當美國這個國家已然喪失先前所擁有的經濟力量,負債高達36兆美元,現今每年的債務利息約莫為1兆美元,為了替前債付息,遂得舉債,而美國現今已然成為歷史上最為債台高築的國家。
這場危機無法如同金磚國家的冀望,藉由建立多極世界求得解決。面對資本主義基因中的危機,驅使美國帝國主義試圖以暴力解決,這從不斷擴大的戰爭戰線,以及加劇攻擊國內工人階級,可見一斑。
對於工人階級而言,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爭取國際社會主義、奪取政治權力、結束危機最終根源在於資本主義商品體系,以及建立歷史所必要的更高經濟與社會秩序。